邵老年高多病,久治不愈,于今年5月辞世。获此消息,甚感悲痛,遂前往医院向邵老作最后的告别,从此邵老离我们永远去了。
邵老孝鉷教授是我国急诊医学事业的奠基者、开拓者。在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不久,他就凭着锐敏的洞察力,预见性的认为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急性病、创伤、灾难救助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成立了一个急诊医学团体对急诊急救的学术交流及规范等进行指导,并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建设性意见。鉴于此,邵老上书中华医学会及卫生部,要求组建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以他为首的一批老一辈急诊医学专家的努力下,学会终于在1987年成立,邵老任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与此同时邵老率先在我国招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开启急诊医学高端人才培养之先河,同时与诸多专家共同撰写了我国第一本急诊医学专著,正是由于邵老在我国急诊医学的诸多贡献,因而受到业界同行不管是同辈或晚辈均尊敬地称他为邵老,而省去了名字及学衔。
作为从事急诊医学的晚辈,我于1994年才在一次会议上有幸首次认识邵老,自1998年作为急诊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的秘书,与邵老打交道渐多,如在2001年为筹备昆明第二届国际城市急诊医学研讨会,多次聆听邵老讲关于急诊医学界的有趣故事,通过有限的几次接触,使我深感邵老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谦和、敦厚,语言风趣幽默,浸透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及睿智。每次拜见他时总是坐着一台老式电脑前打字写书,一位年近8旬老人,据说既不会汉语拼音,手指又不灵活,这一切均要从头学起,十几年如一日,在一台老式电脑上翻译写作,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弥足珍贵,令人肃然起敬。
邵老年过9旬,已过传统中国人说的米寿,可谓长寿,但他的突然辞世不但使急诊学术界失去了一位泰斗,而且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师、长者,这种空白是任何人无法填补的。邵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但他热爱学习,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谦和厚道的人品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心灵纯洁的人私心就少,寿命就长。邵老应该是毛泽东说的“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邵老已逝,但风范永存!邵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