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关键字:
行业快讯

    字体: | |

笑容和着泪水的一天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2003-05-01
本报记者 王尧 通讯员 陈明莲   ■本报北京地坛医院4月30日24时电   今天,非常时期的地坛医院。54岁的刘建英院长灿烂地笑了一回。   让刘建英院长灿烂一笑的是,感染“非典”的本院护士罗颖出院了。   下午3时30分,25岁的罗颖走出隔离病房。她的背后,“全副武装”的战友在送别,迎接她的有鲜花和20多天未能见面的先生。   “和先生拥抱一下。”有人开玩笑说。“你们这么多‘灯泡儿’,人家怎么好意思。”   “看我们的罗颖白了,还有点胖,要减肥了啊。”刘建英说:“看看外边的春天,眼馋了吧?”   罗颖是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工作的护士。“她被病毒击倒的原因,是工作量太大。”刘建英说。在病房里,罗颖得到一个通过可视电话和家人通话的机会,她让了出去。她说:“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有孩子的人吧。我还没怎么干,就倒下了。”   刘建英对记者说:“这就是我的同事。我对大家说过,庆祝胜利的那一天,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我会为大家自豪。”   今天,在地坛医院,让这位院长欣慰的还有,在罗颖出院前后,还有一名台胞、一名急救中心的司机,也都出院了。   今天,54岁的刘建英院长又动情地哭了一次。   刘建英忍不住哭了一鼻子的时间,是今天14时左右。当时,她在劝40岁的麻醉科主治医师刘子军别哭―――刘子军为自己没能救活一位51岁的“非典”病人落了泪。   今天11时多,刘子军和同事进入第一病区,紧急抢救一位专家级的病人。刘子军要做的是为患者气管插管。“这是最危险的一个环节,医生最容易被传染。”刘建英院长说。最后的结果是,紧张工作了两小时后,病人还是去世了。   4月30日,北京地坛医院几位医生不顾近距离操作易受感染的危险,紧张地为一名“非典”重症患者进行有创气管手术,努力帮助病人恢复肺呼吸功能。本报记者贺延光摄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