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治疗SARS方案
发布日期:2003-08-04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自2003年1月初至现在共收治了112例“非典”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除7例死亡外,其余105例均已治愈出院。在邓铁涛、任继学、焦树德、晁恩祥、路志正、陆广莘、颜德馨、周仲瑛等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的具体指导下,该院摸索出了SARS的中医证候规律,并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据该院急诊科的林琳主任介绍,根据本病的发病季节和患者的临床症状,SARS当属中医春温湿热疫病的范畴,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该院将SARS的病程分为早期、中期、极期(高峰期)和恢复期四期。
早期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如在此期截断SARS的发展,病人可直接进入恢复期,大大地缩短病程。本期病机以湿热遏阻,卫气同病为特点,治疗上强调宣透清化,可以三仁汤合升降散、藿朴夏苓汤、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化裁。
中期一般在发病后3-10天左右,病机以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邪阻少阳为特点,治主清化湿热、宣畅气机,可分证选用甘露消毒丹、达原饮、蒿芩清胆汤加减。多数患者在这一期经中医药治疗,可直接进入恢复期,但仍有部分毒力较强者病情继续加重,进入极期。
极期患者在表现为湿热毒盛的同时,还出现了耗气伤阴、瘀血内阻的征象,因此治疗在祛邪的同进必须重视扶正,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犀角汤等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并静脉滴注参附针、参麦针、丹参针等,出现闭症或脱症时还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恢复期患者多为正虚邪恋,气阴两伤,同时挟湿挟瘀,治疗必须扶正透邪,并重视化湿活血,根据正虚程度及挟邪的不同可以用参麦散、沙参麦冬汤、李氏清暑益气汤、参苓白术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化裁。林主任同时强调,许多患者在恢复期由于挟有湿邪,即使有阴伤,也不表现出舌红、少苔,因此当患者出现口干、呓语、脉细数、乏力时即可诊断为阴伤,不必拘泥于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