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项SARS科研项目获得数家机构拨款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发布日期:2003-12-24
国际在线报道:新加坡《每日新闻》24日报道,新加坡SARS临床科研组织和该国卫生部已经选出7个深具医学价值的SARS科研项目,并给予拨款,以便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新加坡领导SARS临床科研组织的黄聿立教授23日指出,这7项重点研究项目是经过严格筛选,从70多份科研计划书中脱颖而出。
这7个科研项目所获得的拨款除了来自新卫生部的全国医药研究理事会,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院的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外,还外加星展银行所筹得的28.3万元新币,以及一名无名氏所捐赠的4.5万元新币(1新币约合4.8448元人民币)。
其中一项研究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妇产科部门科研主任杨有亮副教授的中草药研究。杨有亮透露,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两种从中草药提炼出的物质,似乎能抑制SARS冠状病毒袭击人类细胞的程度。
杨有亮指出,这些物质能够制止RNA病毒进入细胞,因而减轻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引发的疾病的症状。研究小组还必须以不同剂量的物质进行进一步测试,才能够证明这个两种物质是否真能抵抗SARS病毒。不过,由于研究牵涉到专利权,小组现阶段无法公开这两种物质是什么,或是从哪些中草药中提炼出来的。
他说:“RNA病毒会导致普通感冒和疱疹,而SARS病毒也属于RNA病毒。因此,我们觉得,既然是同一个家族的,这些草药物质对治疗SARS应该也有所用途。”
这项研究原本已经在几个月前同新国家环境局合作展开测试。不过,自从9月新家坡国家环境局属下实验室发生了研究员感染SARS事件后,有关测试工作已经停止。
杨有亮表示,希望能尽快恢复测试工作,以进一步确定中草药物质的疗效。由于测试时必须使用SARS病毒,因此非得在安全措施严格的实验室里进行。
另一项由新加坡国大医院肠胃科顾问医生何克裕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则已经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将于明年2月在传染病医学权威刊物中刊登。
何克裕受访时说,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感染了SARS的人,是不是有可能不会出现呼吸问题和肺部阴影等症状,以及在医院里采用的一系列防范措施,在遏制SARS蔓延上,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项研究抽取了372名新加坡国大医院医护人员的血液进行测试。这些医护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曾经同SARS病人直接接触、在有SARS病患的病房里工作,以及在医院其他病房里工作。
由于有关研究结果要发表在刊物上,因此何克裕没有透露更多详情,不过他指出,SARS期间,他们的确发现有些人因为没有出现较严重的症状,而以为自己没事,因此没有求诊,但实际上,这些人却很可能已经感染了该病毒。
今年4月成立的新加坡SARS临床科研组织,主要协调当地13个科研组织在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工作包括确认为什么一些人会感染SARS,而其他人则不会;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了解SARS对人们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