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
发布日期:2004-03-08
【概述】
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致使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出量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器官严重灌注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基础】
常见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械性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急性重症心肌炎;大面积肺栓塞致使心肌收缩力在短期内极度减弱,心排出量极度下降。其他见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扑、室颤、急性心包填塞,严重瓣膜口狭窄,致使左室充盈,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极度下降。心脏直视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表现】
神志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四肢末梢发凉、脉搏细弱。 收缩压≤80mmHg(≤10.6kPa),原有高血压者,其收缩压下降80mmHg(10.6kPa)或收缩压<100mmHg(<13.3kPa) 心率、呼吸增快。少尿或无尿(尿量<20ml/h=)
【诊断】
根据有基础病变的存在,综合血压下降和周围循环障碍表现诊断即可成立。
【鉴别】
需与以下休克鉴别:
⒈低血容量性休克:常有急性出血、过多液体丧失,入量不足等病史,血细胞增加,尿比重升高,左心室充盈压正常或降低。
⒉过敏性休克:用药后短时间内血压迅速下降为其特征。
⒊感染中毒性休克:有严重感染存在,早期外周阻力下降;表现为温休克、晚期外周阻力增高,表现同心源性休克相似。
【治疗】
⒈纠正低氧血症:面罩给氧,难以纠正低氧血症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⒉血管加压剂一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拉明(间羟胺)
⒊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与上述升压药合用。
⒋西地兰、速尿(适用于心肌收缩功能不全)。
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更适合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⒍病因治疗:心包压塞者应即刻行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术,大面积肺栓塞可行溶栓或取栓术(参看有关章节)。
以上用药方法参见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