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急诊学科 >> 灾难医学 >> 推荐文章
关键字:
推荐文章

    字体: | |

空中急症的救护
发布日期:2003-07-19
我们当然不愿意人们在空中出现急症,然而,这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当在空中出现急症时,哪怕是简陋的现场紧急救护也会显得特别重要,常常能够为进一步专业救护赢得时机,甚至现场就能够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挽救患者的生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所以,无论是机组成员还是我们广大旅客,都有必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紧急救护知识。 空中救护的基本情况与地面相同,其目的是给患者以持续的生命支持,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时机,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发展进行科学的记录和传递,从而使后续治疗更加准确快捷。在急症发生后,机组人员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给患者以最大的帮助。对于危急生命的急危重症,如果继续飞行会危及生命,机组往往会采取紧急措施,即到最近的机场备降。然而,成功备降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能够放弃任何空中救护的机会。 维持对异常情况的警觉 早期发现患者的非正常情况,并迅速对异常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反应是为救护赢得时机的关键。因此,无论是旅客还是机组人员,都应该对身边人物要多留心观察,如果发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到异常情况发生的可能:呼吸声音的消失、躯体较长时间的不活动、颜面及嘴唇颜色的异常改变、痛苦表情的出现、面部及躯体大汗淋漓、衣物和地面的非正常性潮湿、呼吸急促或喘气、震颤、突然性摔倒或身体委顿、呻吟、微弱的呼救或求救动作、异常气味等。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应该考虑到异常急症发生的可能,应该立即对其进行进一步观察,迅速判断有关情况,协助呼救和开展救护。 迅速判定病情 救护必须有目的和针对性,对于病情的准确判定是进行救护的先决条件。此时,如果能够得到有救护经验的医护人员的帮助,那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医护人员此时也应该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积极表明身份,积极领导抢救。 首先,我们要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可以采取呼叫患者,轻巧摇动患者的方法。如果患者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说明患者意识是清醒的,我们可以就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病史进行询问,从而完成对其病情的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对摇动还有反映,但不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证明患者意识还有是存在的,但病情比较严重,必须立即根据其他有关情况开展救护。如果患者完全没有反映,则说明患者的意识已经丧失,病情非常严重,需要立即开展抢救。 患者如果没有意识,陷入昏迷状态,此时翻动患者的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必要的(在多人共同关注下,航班机长有权力作出检查患者行李的决定)。在物品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身份证件等物品,这对明确患者身份和诊断病情常常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在物品中我们甚至有可能发现病历、药品等对抢救疾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 其次我们要迅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观察患者的呼吸(首先可以观察胸壁有否上下起伏活动,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体察有否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巾、餐巾纸放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看看餐巾纸有否晃动。以上方法检查,如无迹象的话,可以初步判定呼吸已经停止,必须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是否还存在,大动脉(摸患者的颈部动脉搏动)或脉搏(腕部高骨内侧)搏动是否正常或消失,体温是否正常,瞳孔反射是否存在和是否有异常改变。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可以初步判定患者属于猝死,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迅速开展抢救。患者如果同时伴有瞳孔散大至边缘,且对光线照射没有反应,则患者抢救成功的可能不大,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对其进行抢救,直到医生宣布其死亡。 再次我们要对患者的各种体征和症状、病史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诸如患者疼痛剧烈、大汗淋漓、面部颜色改变,则或者多属于与疼痛有关的疾病如心绞痛、结石等疾病,结合患者的病史,就不难得出正确的诊断。如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则多半属于呼吸系统的疾患,如哮喘、肺气肿等。如患者心慌、胸闷痛、气短,则多属于心脏疾患,如冠心病等。如患者头昏、头痛得非常厉害,则我们应该考虑到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应该积极争取给患者测量血压,明确诊断。如患者出现喷射性呕吐、头痛剧烈、肌肉张力增加,迅即昏迷等症状,则多半属于脑溢血等疾患。 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疾病是不断在变化和发展的。因此,我们的观察也必须是动态的,即从始至终都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尤其要发现患者体征和症状的变化,并因此而调节和修正诊断和抢救的方法。 果断开展救治 在迅速判定病情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针对其病情,果断地对患者进行救治,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在许多时候,为了争取时间,我们甚至要一边进行检查,一边对患者进行救治。 正确选择救护的地域 飞机上空间相对较狭小,不可能为救护提供充足的空间。有许多疾病应该选择在患者的座位上进行,尽量减少患者的移动,以便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心肌梗塞等;还有许多症状较轻,在服用某些药物就可以得到缓解,且不需要特殊护理的疾病,原则上也应该在原座位上完成。如果患者生命垂危,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抢救需要较大的空间环境,如猝死等,则应该将患者移到比较宽敞的位置,如飞机的前部(震动较轻,受气流影响较小,救护设备容易展开,飞机降落后后续救援能够迅速展开救治,转运也方便),并对乘客的座位进行必要的调节,给抢救挪出较大的空间。 选择科学的体位 在救护过程中,选择科学的体位常常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以下几种情况应不同对待,采取不同的体位。(1) 患者脸色发青,说明脑供血不足,应取平卧位,让头部放低,并抬高下肢。(2) 如果脸色发红,应让患者躺下,头部升高。(3) 恶心呕吐时,患者应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炎。(4) 对于气喘或心脏不好的老人,应让其取半卧位或靠坐位。(5) 腹痛的患者两腿屈曲,放松腹部肌肉,以减轻疼痛。(6) 手足出血者,要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正确开展急救 在急救过程中,迅速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开展人工救护措施是患者健康恢复的关键。而在空中,由于急救药物、器械相对匮乏,人工救护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昏迷或者是猝死的患者。 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飞机上一般都有一定的供氧设施,所以氧气的来源问题不用担心。我们一定要给患者科学给氧,注意氧气的流量和效果。一定要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给氧。 对于昏迷患者,为了保持呼吸畅通,可采取以下措施:给病人解开衣领、裤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流出不畅,可用纱布或手帕从口中挖出;喉头痰液可用橡皮管接上注射器,用针筒抽吸,必要时用自己的嘴对着病人的口,将痰吸出;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平竹板或汤匙缠上软布,塞入病人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 对于误吞异物引起窒息的患者要马上取出异物,进物人工呼吸抢救。对于儿童患者,可以用手托住腹部,将其头部放低,用手敲拍其背部,同时手指伸入喉咙口寻找异物并即时取出。或用手指按舌根部使之产生呕吐反射,让异物呕出。对于体重较重重的患者,可以用膝盖顶着患者腹部,头放低,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抢救。对成人患者,救护者应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紧紧地抱住患者腹部,并突发用力向腹后上方提起,以使异物咳出。如不能咳出,要迅速设法掏出。在没有救护者在场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借助椅背、桌角等自救。身体呈弓形,腹部正好顶在椅背或桌角上,向胃部方向一阵一阵地压迫,同时争取咳嗽,将异物咳出。注意头部一定要尽量放低。 科学的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 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意义特别重大,常常是患者得以重生的关键。 正确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是这样的:1.操作者坐在病人一侧,张开病人嘴巴。 2.为防止吹入气向外漏,要掐住病人鼻孔。 3.深吸气,张大嘴,操作者与病人口对口地像吹气球似地给病人送气。 4.一边吹气,一边要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随着鼓动。 5.吹一口气,将口松开,检查病人是否自主呼气,每隔5秒钟一次,反复进行。碰到嘴张不开的病人时可以掐住病人嘴巴,从鼻腔送气。这种不用任何器具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十分有效、简单。要注意对大人和孩子吹入的气量是不同的。人工呼吸要有节奏地进行。 正确而有效的胸外按压是这样的: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略偏左,另一手重迭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注意压力要均匀,抬手放松要快,下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或下压稍长于放松时间。压力不能过大,以防止压断肋骨。压迫部位要准确。检查心脏按摩是否有效,可触摸股动脉或颈动脉在按摩时有无搏动出现。胸外按压是通过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解除后,心脏舒张,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病人呼吸心跳同时停止时,则需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加胸外按压救治。方法要领同前述。可两人分工进行,一人口对口人工呼吸,吹一口气(约4-5秒),另一个人做5次心脏按摩,以此反复进行。吹气时按摩动作暂停。如果由一个人兼施时,则先吹2口气,后做15次心脏按摩。循环进行。 还要注意的是,在某些长途飞行,特别是越洋飞行的飞机上,常常备有先进的心电监护除颤仪,一定要及时给猝死的患者使用,往往能够取得大家满意的效果。除颤的正确方法是,敞开患者胸部的衣物,在除颤电极上涂抹导电油(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则可以用盐水代替),选择适当的能量进行充电,然后将电极分别紧密按在患者的心尖区和胸骨右侧三、四肋间进行放电除颤。必要时可以重复进行。 平常常见急症的救护 晕厥 对于晕厥的患者,一定要立刻使病人仰卧,保持头低位,并立即松开患者的衣领,保持空气的流通。可以针灸患者的百会、人中、十宣等穴位。在患者清醒后可以给其口服糖开水。还要对其血压、脉搏、面容、皮肤黏膜、肌张力、心律等进行观察。 昏迷 对于昏迷患者,一定要在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继续观察其生命征,如血压、脉搏、呼吸及呼吸气味等,并对其他体征进行细致的观察,科学分析其病因。对于生命征不稳定的患者,应该采取一些对应的措施,如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敷等),以及常规吸氧,针灸、按压合谷、人中、内关等穴位等。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患者的随身携带的部分药品。在患者生命征稳定的情况下,则除进行严密观察,科学保暖,予以支持疗法(主要是吸氧)外,暂时不要随意给予处理,等待医生的准确判断后进行处理。 休克 对于休克患者,要仔细测量其血压(一般飞机上备有血压计)、脉搏、体温和呼吸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皮肤黏膜的变化,有无大小便的失禁,还要注意检查患者的心肺,以及腹部的体征。要考虑到腹腔内出血的可能。要让患者静卧,对其保暖、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样还可以采取按压、针灸合谷穴、人中、内关等穴位的方法。 呼吸困难 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吸气还是呼气困难,如有异物梗阻应立即解除,协助患者将痰液咳出,给患者应用其随身携带的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给氧等。 腹痛 要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疼痛的性质、部位、诱因、加重和缓解的因素,与饮食、呼吸、体位、运动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的有无,以及小便的异常改变和其他体征。患者可以根据病史服用部分自带药物,并对疼痛部位采取热敷等外治手段。 发热 对于严重的高热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手段,并注意观察整体精神状况,有无其他症状和体征,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 呕吐 要注意观察呕吐的特点、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如是喷射状并伴有剧烈头痛、颈项僵直,继往有高血压病史,要考虑脑溢血的可能),并对其腹部等部位进行检查,得出科学的诊断。可以适当给予镇静止吐药物,以及针灸治疗(合谷、足三里、少商等穴位)。注意避免儿童呕吐时的窒息。 外伤 受气流的影响,如果旅客和机组人员没有系好安全带,是完全有可能构成外伤的。如果有出血,要对伤口及时进行包扎止血。对于血肿,要进行冰敷。如果有擦伤,可以外用碘酒等。如果造成骨折,则需要将骨折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简单的捆绑式外固定)。 烫伤 如果旅客和机组人员在饮用热饮时不小心,或飞机受气流的影响发生颠簸,则有可能造成烫伤。烫伤发生后,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患处,并用冰敷足够时间,外用烫伤膏。 当然,我们十分不愿意旅途发生急症,然而掌握以上这些,一定会在必要情况下对旅途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