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墙铁壁中的温情
1.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杭州 310006;
2.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 310006
2.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 310006
我是一名医学本科生,也是一名志愿者。在医院志愿者服务中,我遇见了7岁的小勇——一个曾被怀疑为自闭症、却因行为“不典型”而备受关注的男孩。小勇的爷爷带着他辗转求医,面对儿子儿媳的放弃,老人以惊人的韧性独自承担起照护责任。
通过细致观察,儿科主任发现小勇皮肤黄染的细节,结合患儿肝功能异常、铜蓝蛋白降低以及基因检测结果,最终确诊为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一种因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脑损伤的遗传病。住院过程中,小勇对陌生环境的抗拒、服药的困难以及沟通的障碍,成为照护的挑战。作为志愿者,我通过折纸、拼图、彩虹糖奖励等方式建立信任,辅助科室的医生也以耐心与包容为小勇创造了温和的诊疗环境。爷爷对孙儿的不离不弃,以及主任将复杂发病机制转化为“铜堵塞下水道”的通俗解释,让冰冷的医学术语充满温度。随着驱铜治疗的推进,小勇的病情也在逐步改善。小勇的故事揭示了医学诊断中“不典型”病例的识别困境,更彰显了亲情与人文关怀在医疗过程中的疗愈力量。
作为一名医学生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医学的慈悲不仅在于精准的诊疗,更在于对“异常”生命的耐心凝视——正如擦亮火柴让微光绽放,每个孩子都值得被赋予超越疾病标签的温柔照护。
本文视频及完整文字内容请登陆中华急诊网(www.cem.org.cn)浏览( Html 格式全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 |
(1) |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