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住院号:526777。主诉:左侧肢体乏力1 h余。现病史:缘于入院前1 h余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乏力,持物、行走不能,伴有构音含糊,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无抽搐、二便失禁,无头晕头痛呕吐,无畏冷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气喘,无腹痛腹泻,无双下肢水肿。在外未诊治,急诊行头颅CT后送入本科。既往史:无。个人史:无烟酒嗜好。体格检查, 查体:体温: 36.5℃, 脉搏: 72次/min, 呼吸: 20次/min, 血压: 126/76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专科查体:神志清楚,构音含糊,对答切题,双眼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浅,口角歪向右侧,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膝反射、跟腱反射等腱反射对称活跃,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阴性,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病理征未引出,共济运动及闭目难立征欠合作。NIHSS评分14分。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入院诊断:①脑梗死②糖尿病?治疗;患者处于溶栓时间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溶栓禁忌证,经家属同意,予阿替普酶溶栓(患者体质量55 kg,予阿替普酶50 mg溶栓,其中5 mg静推,余剂量予1 h泵入),并予“吡拉西坦8 g静滴,1次/d,依达拉奉30 mg静滴,2次/d”等治疗,第2天患者左侧肢体乏力、构音含糊较前改善,查体:构音稍含糊,双眼无凝视,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3级,溶栓后第1天复查颅脑CT平扫:右侧基底节区及额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并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性脑梗死可能性大(阅片考虑可疑高密度灶非出血灶,考虑正常脑组织),予加用波立维75 mg,1次/d、立普妥20 mg每晚睡前1次、尤瑞克林0.15 PNA静滴,1次/d。溶栓后第2天颅脑MR平扫(1.5T):①双侧基底节区、双额叶多发梗死灶、腔隙灶。②脑干腔隙灶?③部分空泡蝶鞍。患者住院共11 d,出院时患者左侧肢体乏力、构音含糊较前改善,查体:构音稍含糊,双眼球活动正常,左侧鼻唇沟略浅,口角略歪向右侧,伸舌略偏左,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4+级,NIHSS评分5分。
讨论 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并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临床上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是其典型的特征,该病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等特点,故此成为主要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众所周知,对于脑梗死的早期,病变中心呈现缺血性的坏死,周边的表现呈现出半暗带缺血区。半暗区侧支循环的开放对于脑组织缺血坏死有很大的延缓作用[2],因此,对于早期的脑梗死,侧支循环开放能够一定程度的延缓半暗区脑细胞的死亡。本病例发现,尤瑞克林能开放侧枝循环,有效的改善脑梗死的预后,这与先前的临床研究一致[3-5]。尤瑞克林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新药物,是国家的一类新药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尿激肽原酶,主要是从健康男性的尿液中提取的蛋白质,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表明[3-4]丝氨酸蛋白酶能够使激肽酶原释放具有血管活性的激肽,改善缺血脑组织的氧供及血供、选择性地扩张脑部小血管,促进缺血区新生的血管的生成,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等。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能够对患者的血管舒缩程度、组织供血、能量代谢等提供很强的改善作用,从而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当然这需要今后的多中心、大规模、前瞻、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