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Vol. 30 Issue (4): 510-512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4.026
福建省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分析
林世荣1,2,3 , 林晨晖4 , 钱欣1,2,3     
1.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州 350001;
2.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福州 350001;
3. 福建省急诊医学研究所,福州 350001;
4. 厦门市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厦门 361000

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人数为54.4万,居世界之首[1]。目前先进国家的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抢救成功率已提高至近40%,而中国仅为1%左右。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救治成功率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在4 min内完成有效除颤,抢救成功率可达60%[2]。公众启动除颤(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PAD)[3], 指旁观者面对心搏骤停患者时, 能够在急救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前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对OHCA患者进行除颤, 从而提高OHCA患者抢救成功率。目前美国、日本及欧洲众多发达国家PAD计划已相对成熟[4-7],极大提高了OHCA患者救治成功率。

在中国,这一计划开展尚有待加强[8]。AED铺设密度、AED布局合理性,AED网络化管理以及相应公众培训等问题对于提升OHCA救治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故本研究对福建省AED铺设及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及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福建省急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及福建省9地市急诊质控分中心数据获取AED相关资料。

1.2 方法

回顾性方法比较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数量,收集《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2018》、《福建省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数量与城市发展情况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福建省AED采购资金来源、铺设单位性质、AED版本、AED上锁情况、AED培训情况及AED用于OHCA施救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福建省各地市AED情况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和AED铺设数量相关性。

2 结果 2.1 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情况 2.1.1 福建省各地区AED铺设数量

福建省9地市AED数量总计1 051台。厦门市(377台,占比35.87%)、福州市(220台,占比21%)、泉州市(194台,占比18.46%)等沿海城市AED铺设数量分列前3位,闽西北地区相对较少。

2.1.2 福建省AED铺设数量与各地市城市发展情况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

(1) 收集《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2018》、《福建省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表 1)。(2)相关性分析提示各地市AED铺设数量与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明显正相关(表 2)。(3)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时间:2016-2020年间福建省各地市AED数量逐年上升(表 3),尤其是在2019年和2020年,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图 1)。(4)福建省AED铺设资金来源:福建省AED数量总计1 051台,资金来源以事业单位、卫健委、红十字会为主(表 4)。(5)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布局:福建省各地市AED数量总计1 051台,以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为主。(表 5)。

表 1 福建省各地市AED台数及城市发展情况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市 AED台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2018年(分)
福州 220 47920.00 169.40
厦门 377 59018.00 174.10
漳州 64 38975.00 147.50
泉州 194 49592.00 157.90
龙岩 52 38815.00 149.20
三明 51 37942.00 147.70
南平 33 35148.00 147.30
莆田 30 40065.00 148.20
宁德 32 35887.00 146.10

表 2 AED数量与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 AED台数
r P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 0.964 0.000
人均可支配收入 0.978 0.000

表 3 福建省各地市不同年度AED铺设情况(台数)
城市AED数量\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合计
厦门 5 15 25 127 205 377
福州 11 14 32 69 94 220
泉州 0 4 32 42 116 194
漳州 1 1 3 8 51 64
龙岩 0 0 2 28 22 52
三明 0 9 7 2 33 51
南平 0 0 6 5 22 33
宁德 0 0 6 6 20 32
莆田 0 0 7 3 18 28
合计 17 43 120 290 581 1051

图 1 福建省各地市不同年度AED增长情况

表 4 福建省AED铺设资金来源
AED数量\资金来源 事业单位自付 卫健委 红十字 其他政府财政 国有企业自付 私营企业自付 经销商捐赠 个人购买 总计
台数 551 213 145 20 101 17 3 1 1051
占比(%) 52.43 20.27 13.8 1.9 9.61 1.62 0.29 0.1 100

表 5 福建省AED铺设布局
AED数量\单位行政 医疗机构 教育机构 国有企业 公安系统 政府机关 旅游景点 私营企业 运动场馆 交通枢纽 大型商场超市 宗教文化场所 监狱 家庭 总计
台数 384 227 117 75 66 56 53 24 20 16 9 3 1 1051
占比(%) 36.54 21.6 11.13 7.13 66 5.33 5.04 2.28 1.9 1.5 0.86 0.29 0.1 100

(6) 福建省各地市AED版本福建省各地市AED网络版本共466台,占比44.34%;非网络版本共585台,占比55.66%。(7)福建省AED上锁情况福建省AED数量总计1 051台中,单位内部安装900台,其中机箱上锁103台; 机箱不上锁797台; 公共场所安装151台,其中机箱上锁40台; 机箱不上锁111台。

2.2 福建省AED培训情况

福建省AED数量总计1 051台,其中厂家工程师培训为主,共计505台,占比48.05%;救心圈培训184台; 红十字培训155台; 120培训107台; 其他社会组织培训100台。

2.3 福建省各地市AED施救情况

福建省各地市近几年安装AED数量总计1 051台,其中15台AED启用,3台施救OHCA成功,12台施救失败。

3 讨论

截至2020年12月,福建省各地市AED共1 051台,平均2.68/10万人; 根据《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8],福建省AED投放密度高于全国AED (0.2~0.3)台/10万人平均水平,低于中国发达城市如深圳、海口、上海、杭州,远低于美国700台AED/10万人[9]、日本276台/10万人[7]。自2016年以来,福建省9地市AED的铺设数量逐年增加,尤其近两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四个沿海城市增长明显。这与福建省近几年来对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以及应急救护知识“六进”(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的扎实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逐年增加的公众培训数量和力度的增加,也推动了公众对AED的认知及安装的数量。

本研究显示福建省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和AED铺设数量存在正相关。因此AED的铺设和城市的综合发展密切相关,这与国外研究是一致的[10]

PAD计划的成本效益取决于AED的使用频率[11]。对福建省各地市AED铺设资金来源进行调查显示,AED铺设资金大多数来源于事业单位的自付,其中以基层医疗机构、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和企业购买安装自用为主(合计占比58.14%)。日本循环协会指南[4]建议将公众可获取的AED放置在OHCA发生风险较高的位置,包括火车站,机场和体育设施。而在福建省AED铺设布局中,这些场所的AED铺设远低于校园等场所。因此,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布局是AED能够真正普及的关键。

根据《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8],建议政府主导设计AED布局网,构建AED网络和体系,对AED信息入网注册进行统一管理,并利用信息化技术绘制AED地图[12]。因此网络版本AED设备对AED信息入网及AED地图绘制具有极大便利。

目前福建省各地市网络版本AED占比仅47%左右。已有如福州、晋江、石狮、南安、厦门等地开始尝试建立AED地图和志愿者(已取得初级救护证书)地图,在突发心脏事件发生时,运用智能手机APP,使志愿者能够迅速按照定位赶往事件现场,也可通过软件,清楚的看到附近AED位置和距离,为缩短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提高现场除颤率做了积极的尝试。尤其是晋江和石狮两地急救中心,将AED地图和志愿者地图置入120调度系统,使心脏事件呼救、电话指导CPR、呼叫附近志愿者、提供附近AED位置指引,以及就近救护车派出在最短时间同时进行,为进一步缩短CPR开始时间,提升现场除颤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系统化的支持。同时,实现了对AED的远程设备管理、现场心脏事件复苏相关医学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

AED获取便捷性对OHCA患者救治成功率有很大影响[13],AED的指向标示不佳明显阻碍公众对AED的位置判定。在对福建省铺设AED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AED机箱上锁,极大阻碍了AED取用的便捷性,延长OHCA的复苏启动时间。建议政府以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使用、维护及管理。

在PAD计划中,除了增加AED投放数量及优化布局,增加旁观者干预率则是更为核心的要素,这需要提升国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本研究中,福建省各地市的AED培训主要由厂家培训完成,缺乏AED与心肺复苏结合的OHCA急救流程演练。美国有26个州要求对高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AED培训,作为毕业的要求。1992年,欧洲复苏委员会就要求所有欧洲学校应该在课程中纳入BLS内容。而在中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仅为1%,很多地区学校尚未开设急救知识课程,急救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将BLS课程纳入9年制义务教学大纲中,笔者团队参与了具体教学纲要的编写制订。近3年多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全省中小学校BLS师资培训、教学督导和考核评价的相关文件规定,促进了校园生命初级救护工作的开展,这也是教育机构AED铺设安装率高的直接原因。

福建省铺设的AED中有15台次被用于OHCA急救,其中3台次施救成功,12台次施救失败,显示福建省AED使用频次及施救成功率跟深圳等发达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分析其原因,AED数量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培训宣教普及率仍低是主要的因素。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胡盛寿,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3): 209-22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03.001
[2] Kiyohara K, Nishiyama C, Kitamura T,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and outcome in witnessed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with shockable rhythm[J]. Resuscitation, 2019, 140: 93-9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9.05.017
[3] Haskell SE, Post M, Cram P, et al. Community public access sites: compliance with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s[J]. Resuscitation, 2009, 80(8): 854-858.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09.04.033
[4] Kiyohara K, Kitamura T, Sakai T, et al. Public-access AED pad application and outcomes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in Osaka, Japan[J]. Resuscitation, 2016, 106: 70-75.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6.06.025
[5] Kiyohara K, Sado J, Kitamura T, et al. Public-access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nd bystander-initia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schools: a nationwide investigation in Japan[J]. Europace, 2019, 21(3): 451-458. DOI:10.1093/europace/euy261
[6] Baldi E, Savastano S. AED use before EMS arrival: When survival becomes a matter of law and system in Italy, which can be improved[J]. Eur Heart J, 2018, 39(19): 1664. DOI:10.1093/eurheartj/ehy196
[7] Tsukigase K, Tanaka H, Takyu H. Mismatch between sites of incidenc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locations of installe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J]. World J Cardiovasc Dis, 2017, 7(6): 185-194. DOI:10.4236/wjcd.2017.76017
[8] 吕传柱, 张华, 陈松, 等.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 26(15): 1138-1145. DOI:10.13210/j.cnki.jhmu.20200729.003
[9] Ringh M, Hollenberg J, Palsgaard-Moeller T, et al. The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of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J]. J Intern Med, 2018, 283(3): 238-256. DOI:10.1111/joim.12730
[10] Dicker B, Garrett N, Wong 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factors, distribution of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s and incidenc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Resuscitation, 2019, 138: 53-58.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9.02.022
[11] Moran PS, Teljeur C, Masterson S,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a national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programme[J]. Resuscitation, 2015, 91: 48-55.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5.03.017
[12] Neves Briard J, Grou-Boileau F, El Bashtaly A, et al.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geolocalization with a mobile application, verbal assistance or No assistance: a pilot randomized simulation (AED G-MAP)[J]. Prehosp Emerg Care, 2019, 23(3): 420-429. DOI:10.1080/10903127.2018.1511017
[13] Agerskov M, Nielsen AM, Hansen CM, et al.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Great benefit and potential but infrequently used[J]. Resuscitation, 2015, 96: 53-58.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5.0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