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暨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日益临近[1],雪上运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人民群众参与雪上运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但雪上运动大多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对参与者前期准备、技术动作以及避险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专业及非专业选手也往往因这些方面准备不充分造成各类运动损伤,运动安全已经成为了影响和制约我国雪上运动发展的重要问题[3]。
冬奥会雪上比赛项目主场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距北京220 km,是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场地,也是国际雪联2021年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的比赛场地,北京急救中心在该滑雪场地设立医疗保障点,负责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和日常群众参加雪上运动损伤的早期救治。本研究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以期探讨雪上运动损伤的现状特点,为北京冬奥会和将来可能盛行的全民雪上运动提供安全参考,提高急救服务能力与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冬奥会雪上比赛场馆医疗站测试期间收治的各类雪上运动损伤患者的资料。
1.2 运动损伤救治流程比赛雪场医疗站于每日滑雪场开始营业前30 min开放,至结束营业前30 min关闭。滑雪场营业期间,参加者发生意外情况时,由患者及陪同人员或安保人员及时通知医疗救护站,医疗队成员迅速赶往伤者身边,进行现场快速处置后,立即转往医疗救护站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需要转运者尽快转往定点医院。接诊医师处理完患者后,及时完成病历记录并上报。
1.3 分类标准根据前期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拟收集的各项信息进行分类:接诊患者时接诊医师分析患者主诉,分别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损伤部位、伤害类型、受伤原因、转归情况。损伤部位分为头面部、躯干、上肢、下肢、脊柱、口腔、其他[4];伤害类型分为颅脑损伤、骨折、脱位/ 半脱位、皮肤软组织损伤、牙齿断裂、肌肉痉挛或痉挛、其他;受伤原因分为意外伤害、扭伤、其他;转归情况分为现场处理后离开和转院进一步治疗[5]。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及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共收集773例患者,其中男性461例,女性310例,2例患者未填性别。平均年龄32.9岁,小于18岁者87例(11.25%),18~40岁者542例(70.12%),41~65岁者102例(13.20%),大于65岁者2例(0.26%),年龄未填写者40例(5.17%)。
2.2 损伤部位在773例患者中,损伤部位(一人多发伤时,按部位统计人次)排前五的分别是下肢261例(32.04%)、上肢159例(20.37%)、躯干137例(17.57%)、头面部126例(16.16%)、脊柱76例(9.74%),见图 1。
![]() |
图 1 雪上运动损伤部位 |
|
在773例患者中,受伤类型(多发伤按类型统计人次)分别为皮肤软组织损伤618例(79.95%)、骨折76例(9.83%)、脱位/ 半脱位30例(3.88%),冻伤及其他损伤30例(3.88%),颅脑损伤9例(1.16%),牙齿断裂3例(0.39%),7例患者信息未填(0.91%)。
2.4 受伤原因在773例患者中,主要受伤原因为意外伤害663例(85.77%)、扭伤63例(8.15%)、其他(冻伤等)25例(3.23%)。
2.5 病情转归情况纳入的773例患者中,现场处理541例(69.99%),医院治疗195例(25.22%),未填写转归37例(4.79%)。
3 讨论雪上运动作为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定期参加各类雪上运动,有助于使机体适度处于低温低氧环境,锻炼骨骼肌肉协调,有益于身体健康。但与此同时,雪上运动相对于其他体育活动也更具有危险性,容易发生各类创伤及运动损伤[6-7]。
在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18岁者共有87例,占11.25%,这类青少年人群的身体协调性和韧性较好[7],普通的摔倒等伤害并不易发生特别严重的运动损伤。但青少年容易忽视风险提示,不能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也是造成青少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故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提高运动风险防范意识。18~40岁受伤者共542例,占70.12%,是受伤人数最多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是雪上运动的主要参与者。18~40岁人群身体素质较强,但部分在没有滑雪基础或滑雪技术不扎实的情况下贸然上高级道,是造成损伤的最多见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肢尤其是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人数最多,膝关节是参加雪上运动时最易发生损伤的关节之一[8-10]。在参加雪上运动时,不论是单板滑雪还是双板滑雪,膝关节随着地势的变化进行屈曲位和直立位的调整,而膝关节的稳定性依赖于周边韧带及髌骨的协调,稳定性较差,韧带拉伸欠佳或承受长时间压力时容易发生损伤。这也提示参加雪上运动的人群,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以减少膝关节受损的可能。与此同时,皮肤软组织损伤共618人次,占所有伤害类型的79.95%,其中多数为关节或韧带扭伤。由此可见,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各关节韧带的损伤是雪上运动过程中较常见伤害类型,一般见于热身活动欠充分、滑速控制欠佳、落地姿势不正确、雪场地面不平整等状况。这也提示参加者应事先观察雪场状况,滑行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我保护[8]。同时雪场应加强场地维护工作,尽量避免可能造成的损伤。
本研究中发生意外伤害共计663人次,占比高达85.77%,意外伤害造成的损伤远高于其他原因。最常见的损伤情景如滑雪者不慎自行摔倒,或两位、多位滑雪者发生碰撞后,与地面或障碍物发生撞击[9]。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间出现的唯一一例死亡病例的受伤原因亦为意外伤害所致。由此可见,在滑雪运动中,一方面参与者要控制好自身滑行速度,尽量避免发生碰撞的可能,并佩戴合适的护具;另一方面医疗队员也应接受专业的滑雪训练,不间断地对辖区进行巡视,确保发生各类损伤时,能尽快赶到患者身边,严格按照指南[10]处理意见进行止痛、救治和转运[11]。
本研究中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的195例患者中,多为发生骨折、颅脑损伤、脱位/ 半脱位,此类患者伤情较严重,简单的现场医疗服务不能满足救治需要,均需到医院做进一步的伤情检查及治疗康复,故也对现场转运医疗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未来雪上运动的普及,参与雪上运动的人数会逐年攀升,未来可能需要增派救护车,负责现场转运。如发生较严重的损伤,现场医疗人员应尽快与就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取得联系,有条件的应搭建5G远程急救协作、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协作系统及急救指挥服务中心[12],尽早给予患者更加专业的诊疗。
本研究的不足是在最初统计数据中,填写其他项及空白未填写情况较多,导致年龄、受伤原因、病情转归项均有空白项,损伤部位、伤害类型、受伤原因项均有其他选项而未填写具体内容。这也提示医疗救护人员在处理患者伤情的同时,应及时完善患者病历信息,对后续研究和统计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2017—2018年北京冬奥会雪上比赛场馆医疗站测试期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提示,雪上运动是一种高风险的运动项目,雪上运动容易造成的各类损伤,甚至可能发生骨折等严重损伤。对此,建议雪上运动的爱好者们提先悉知安全准则,选择佩戴合适的护具,充分做好热身练习,熟悉场地路况,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以减少可能发生的损伤。同时,现场医疗站也应配备足够的人员及设备车辆,对辖区内场地进行巡视,并加强与附近医院的联系沟通,及时完善病历内容,以确保伤者能及时就医,伤情较重患者能及时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附近医院,为我国冰雪运动救治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未来“3亿人上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提供医疗保障。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姚骞:论文撰写;姚骞、娄静:数据收集与整理,实施研究,统计学分析;姚骞、张进军:酝酿设计实验;张进军:论文指导与修改
[1] | 谢忠萍, 邹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冰雪运动政策的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J]. 体育与科学, 2020, 41(1): 28-33. DOI:10.13598/j.issn.1004-4590.2020.01.019 |
[2] | 国家发改委, 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EB/OL]. (2016-11-25)[2021-03-15].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
[3] | 杨渝平, 马骁, 陈拿云, 等. 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近地医疗保障医院在滑雪运动伤救治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21, 53(3): 6. 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3.023 |
[4] | 曹国林. 高山滑雪初学者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 2014, 36(2): 32-33, 37. DOI:10.13940/j.cnki.lntykj.2014.02.011 |
[5] | 高一, 邓立平. 黑龙江省滑雪场安全运营的思考[J]. 冰雪运动, 2016, 38(2): 86-89. DOI:10.16741/j.cnki.bxyd.2016.02.020 |
[6] | Ytterstad B. The Harstad injury prevention study: the epidemiology of sports injuries. An 8 year study[J]. Br J Sports Med, 1996, 30(1): 64-68. DOI:10.1136/bjsm.30.1.64 |
[7] | 曹国林. 高山滑雪初学者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 2014, 36(2): 32-33, 37. DOI:10.13940/j.cnki.lntykj.2014.02.011 |
[8] | 贾振佳. 高山滑雪初学者教学浅析[J]. 冰雪运动, 2003, 25(1): 44-46. DOI:10.3969/j.issn.1002-3488.2003.01.021 |
[9] | 唐佳梁. 2015年日本滑雪场滑雪者受伤情况调查分析[J]. 冰雪运动, 2016, 38(4): 52-55. DOI:10.16741/j.cnki.bxyd.2016.04.011 |
[10] | 蒋相康编译, 张茂编译. 成人多发伤合并严重脑损伤最初24 h的监测与处理指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2): 179-18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2.009 |
[11] | Gilliam W, Barr JF, Bruns B,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fractory pain in emergency patients admitted to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J]. World J Emerg Med, 2021, 12(1): 12-17. DOI:10.5847/wjem.j.1920-8642.2021.01.002 |
[12] | 王毅, 尹文强, 孟祥博, 等.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医疗保障工作回顾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11): 1495-149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1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