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郑州 450013;
3.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郑州 450003
2.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zhou University, Henan, 450013, China;
3.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 China
急性中毒是指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由于中毒物质、中毒方式及中毒物剂量不同,中毒的严重程度也不同,严重时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手段[1-2]。在循环和(或)呼吸衰竭的患者中,ECMO已经被证实可以使患者受益。在中毒的急性期,ECMO可以提供临时的呼吸机循环支持,等待毒素排出体外后患者心肺功能恢复。近年来,ECMO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截止2022年3月,在ELSO上报的ECMO病例数超过17万。但ECMO在中毒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较少,且多数为病例个案报道及病例系列研究[3],多数是对于药物中毒的研究[4-5],在农药中毒方面也多以病例报道,很少有论著研究,且病例数较少[6-7]。本研究利用中国ECMO数据库中中毒患者的数据,分析及讨论ECMO在国内中毒患者应用的现状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CSECLS)临床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4158479)登记的急性中毒的成人ECMO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CSECLS数据库自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共收录了国内150个医疗中心,约8 000例的ECMO数据。数据库收录了包括患者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等),ECMO插管前和ECMO插管后4 h,24 h的临床评估,呼吸机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发症及预后。
本研究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 960–989,收录从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的成人中毒相关疾病。本研究经北京安贞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通过,伦理批号为2021020X。
2名数据输录人员根据所有疾病相关的ICD代码,严格审查疑似中毒病例。参与数据校准人员包括一名CSECLS数据库管理人员及一名北京安贞医院ECMO小组成员。根据中毒类型分为工业中毒(氨气吸入,光气吸入,未知气体吸入,工业用水);农业中毒(沼气吸入,有机磷,磷化铝,未知农药,百草枯);药物中毒(秋水仙素,中药,其他),生活中毒(乌头碱,毒蕈,酒精,一氧化碳)。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患者的住院期间内存活(定义:出院回家或转入其他医疗中心)。次要终点事件包括患者应用ECMO前及中ECMO后4 h、24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酸碱平衡等。我们还收录了患者ECMO期间和撤机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例次(%)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OR (95% CI)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在本研究期间,CSECLS数据库共登记患者7 794例,涉及150个国内的医疗中心参与。共收录中毒患者96例,其中成人患者77例被纳入研究。患者年龄39(25,51)岁,女性31例(40.3%),BMI 23.4(20.8,24.9)kg/m2。患者的主要的ECMO辅助类型为循环辅助(74%),49%的患者在应用ECMO前发生了心肺复苏。32例患者存活出院(42%),患者的ECMO辅助时间为57(34,123)h,机械通气时间88(33,211)h,住院时间10(2,21)d,ICU时间9(2,18)d。存活患者的ECMO辅助时间(h)(87 vs. 48,P =0.025),住院时间(d)(19 vs. 3,P <0.001)及ICU时间(d)(16 vs. 3,P <0.001)均高于死亡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见表 1。
人口学数据 | 全部患者 | 存活患者 | 死亡患者 | P值 |
病例数(n, %) | 77(100) | 32(42) | 45(58) | |
年龄(岁) | 39(25,51) | 42(27,54) | 35(24,49) | 0.287 |
性别,女(n, %) | 31(40.3) | 14(45) | 17(55) | 0.598 |
BMI(kg/m2) | 23.4(20.8,24.9) | 22.5(20.7,24.2) | 23.7(21.0,25.1) | 0.357 |
基础病(n, %) | ||||
高血压 | 2(3) | 1(50) | 1(50) | 0.806 |
糖尿病 | 4(5) | 2(50) | 2(50) | 0.725 |
脑血管病史 | 3(4) | 22(67) | 1(33) | 0.368 |
吸烟 | 12(16) | 5(42) | 7(58) | 0.993 |
中毒分类(n, %) | ||||
工业中毒 | 15(20) | 6(40) | 9(60) | 0.891 |
农业中毒 | 33(43) | 10(30) | 22(70) | 0.083 |
药物中毒 | 13(17) | 7(54) | 6(46) | 0.324 |
生活中毒 | 16(21) | 9(56) | 7(44) | 0.180 |
辅助类型(n, %) | ||||
呼吸衰竭 | 22(27) | 10(46) | 12(54) | 0.661 |
循环衰竭 | 57(74) | 23(40) | 34(60) | 0.717 |
心肺复苏 | 38(49) | 13(34) | 25(66) | 0.197 |
ECMO时间(h) | 57(34,123) | 87(46,152) | 48(20,103) | 0.025 |
机械通气时间(h) | 88(33,211) | 147(87,226) | 51(30,185) | 0.083 |
住院时间(d) | 10(2,21) | 19(13,33) | 3(2,11) | <0.001 |
ICU时间(d) | 9(2,18) | 16(10,23) | 3(2,10) | <0.001 |
BMI:身高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ECMO:体外膜肺氧和,ICU:重症监护室 |
患者主要的ECMO模式为VA- ECMO(68%),ECMO的主要的置管方式为穿刺置管(88%),21例(27%)进行了ECMO转运,2例(3%)放置了左心引流,7例(9%)患者联合IABP治疗,见表 2。
人口学数据 | 全部患者 | 存活患者 | 死亡患者 | P值 |
病例数 | 77(100) | 32(42) | 45(58) | |
ECMO模式 | ||||
VA- ECMO | 60(78) | 24(40) | 36(60) | 0.602 |
VV- ECMO | 17(22) | 8(47) | 9(53) | 0.602 |
ECMO置管方式 | ||||
穿刺 | 68(88) | 29(43) | 39(57) | |
切开 | 4(5) | 0(0) | 4(100) | |
穿刺+切开 | 5(7) | 2(40) | 3(60) | |
ECMO转运 | 21(27) | 7(33) | 14(67) | 0.370 |
放置左心引流 | 2(3) | 1(50) | 1(50) | 0.806 |
联合IABP | 7(9) | 2(29) | 5(71) | 0.465 |
注:ECMO为体外膜肺氧和;VA- ECMO为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和;VV- ECMO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IABP为主动脉球囊反博 |
患者在ECMO运转前后,血气分析的结果如表 3所示,在ECMO运转前,患者出现酸中毒[pH:7.19(6.99~ 7.30)],代谢性酸中毒[Hco3-:16.6(13.0~ 20.6)],乳酸[乳酸:8.9(3.7~ 12.9) mmol/l]升高。酸中毒[pH:7.31(7.20~ 7.40);P<0.001]和代谢性酸中毒[Hco3-:19.1(16.0~ 22.6);P= 0.015]在ECMO运转之后4 h内得到改善,乳酸在ECMO后24 h内下降[乳酸:4.5(1.8~ 6.6);P= 0.001]mmol/L。
项目 | 存活患者 | 死亡患者 | P值 |
ECMO前 | |||
pH值 | 7.23(7.04,7.34) | 7.17(6.94,7.30) | 0.254 |
氧分压(mmHg) | 75(55,92) | 60(50,83) | 0.168 |
二氧化碳分压(mmHg) | 45(37,59) | 47(38,62) | 0.620 |
碳酸氢根(mmol/L) | 15.0(13.0,19.6) | 17.0(13.1,21.1) | 0.585 |
乳酸(mmol/L) | 7.6(3.1,10.2) | 8.9(4.0,15.0) | 0.164 |
ECMO后4 h | |||
pH值 | 7.36(7.27,7.43) | 7.28(7.18,7.36) | 0.016 |
氧分压(mmHg) | 92(76,145) | 83(62,93) | 0.028 |
二氧化碳分压(mmHg) | 35(32,42) | 38(33,44) | 0.331 |
碳酸氢根(mmol/L) | 21.2(17.0,25.9) | 18.4(15.5,21.2) | 0.042 |
乳酸(mmol/L) | 4.5(2.3,7.2) | 8.4(3.7,14.4) | 0.010 |
ECMO后24 h | |||
pH值 | 7.42(7.36,7.45) | 7.36(7.26,7.43) | 0.014 |
氧分压(mmHg) | 93(73,135) | 93(62,110) | 0.397 |
二氧化碳分压(mmHg) | 37(32,43) | 40(34,47) | 0.219 |
碳酸氢根(mmol/L) | 22.6(20.2,26.4) | 21.9(17.7,25.3) | 0.252 |
乳酸(mmol/L) | 2.1(1.5,4.3) | 6.4(4.2,11.3) | <0.001 |
注:ECMO为体外膜肺氧合 |
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为农业中毒(43%),其中有机磷最多(48%),生活中毒(21%),工业中毒(20%),药物中毒(17%)。存活率最高的中毒种类为生活中毒和药物中毒,分别为56%和54%,工业中毒存活率40%,农业中毒最低,为30%。一氧化碳成活率最高,为100%;沼气吸入、光气吸入、工业用水、磷化铝、中药及秋水仙素中毒的ECMO患者全部死亡,见图 1。
![]() |
图 1 各种类型中毒的存活率 Fig 1 In-hospital survival for all types of poisoning |
|
各个省市的ECMO病例数如图 2所示,河南省最多,为28例(36%),其次是广东省11例(14%),浙江省9例(8%)。
![]() |
图 2 患者全国分布情况 Fig 2 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
|
从2017年至2021年,使用ECMO对中毒患者的治疗逐渐增加,在2017年,只登记了2例中毒ECMO病例,在2020年达到顶峰,共38例。各个年份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图 3)。
![]() |
图 3 研究期间病例的时间分布情况 Fig 3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as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
|
如表 4所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在ECMO放置后的24 h患者乳酸水平与患者的病死率相关(OR =0.674,95% CI: 0.512~0.887,P = 0.005)。多因素分析仍然显示24 h患者乳酸水平与患者的病死率相关(OR =0.378,95% CI: 0.183~ 0.779,P = 0.008)。
变量 | OR(95% CI) | P值 |
单因素分析 | ||
年龄 | 1.023(0.981~ 1.067) | 0.279 |
性别 | 0.972(0.304~ 3.110) | 0.962 |
BMI | 0.949(0.785~ 1.147) | 0.587 |
心肺复苏 | 1.517(0.484~ 4.756) | 0.475 |
生活中毒 | 0.567(0.132~ 2.428) | 0.444 |
农业中毒 | 2.473(0.771~ 7.924) | 0.128 |
ECMO前pH | 11.542(0.454~ 293.150) | 0.138 |
ECMO前乳酸 | 0.947(0.846~ 1.061) | 0.348 |
ECMO后4 h pH | 7.495(0.122~ 461.862) | 0.338 |
ECMO后4 h氧分压 | 1.032(0.933~ 1.142) | 0.542 |
ECMO后4 h碳酸氢根 | 1.003(0.996~ 1.010) | 0.452 |
ECMO后4 h乳酸 | 0.899(0.797~ 1.013) | 0.080 |
ECMO后24 h乳酸 | 0.674(0.512~ 0.887) | 0.005 |
多因素分析 | ||
年龄 | 1.007(0.932~ 1.089) | 0.857 |
性别 | 2.146(0.165~ 27.954) | 0.560 |
BMI | 0.797(0.546~ 1.164) | 0.240 |
心肺复苏 | 4.160(0.321~ 53.942) | 0.276 |
ECMO前乳酸 | 1.554(0.948~ 2.548) | 0.080 |
ECMO后4 h碳酸氢根 | 0.794(0.611~ 1.603) | 0.083 |
ECMO后24 h乳酸 | 0.378(0.183~ 0.779) | 0.008 |
注:BMI为身体质量指数;ECMO为体外膜肺氧合 |
在研究病例中,发生ECMO插管处出血发生率为14%,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其他部位出血2%;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5%。17例患者(22%)发生急性肾损伤,36例(47%)患者发生急性肝损伤。2例(3%)发生气胸,1例(1%)发生肺出血。16例(21%)发生感染,5例(7%)下肢缺血,见表 5。
并发症 | 全部患者 | 存活患者 | 死亡患者 | P值 |
插管出血 | 11(14) | 6(55) | 5(45) | 0.345 |
消化道出血 | 4(5) | 2(50) | 2(50) | 0.725 |
其他出血 | 2(3) | 0(0) | 2(100) | 0.227 |
神经系统并发症 | 4(5) | 2(50) | 2(50) | 0.725 |
急性肾损伤 | 17(22) | 7(41) | 10(59) | 0.971 |
急性肝损伤 | 36(47) | 13(36) | 23(64) | 0.363 |
气胸 | 2(3) | 0(0) | 2(100) | 0.227 |
肺出血 | 1(1) | 0(0) | 1(100) | 0.396 |
感染 | 16(21) | 8(50) | 8(50) | 0.441 |
下肢缺血 | 5(7) | 2(40) | 3(60) | 0.942 |
注:插管出血为ECMO插管处出血超过50 mL;神经系统并发症为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水肿 |
根据CSECLS数据库登录的数据,ECMO在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只占全部病例的1.2%。但随着ECMO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被应用ECMO进行治疗,每年的病例数逐渐增多(2021年可能因新冠疫情影响),主要的暴露物为农业中毒,其中以有机磷中毒最多,其次是百草枯中毒,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广东省以及浙江省等ECMO开展较好的地区。成人患者的存活率为42%,儿科患者成活率为61%。ECMO后24 h患者的乳酸水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感染和插管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与患者住院死亡无关。
在以农业及畜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药严重的影响人们健康,约有每年30万患者死于农药中毒[8]。主要死因为循环或呼吸衰竭,ECMO作为临时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以在急性期对于循环和呼吸进行支持,等待毒素逐渐排出体外后,患者脏器功能恢复。在数据库中,农药中毒患者的住院存活率为30%,低于其他研究(60%~65%)[9]。笔者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33%的患者在院外进行ECMO放置,且60%的患者在放置ECMO前进行心肺复苏,这些患者可能较在院内进行ECMO置管的患者更加危重。与其他研究相似,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存活率最低(22%),这与百草枯常造成不可恢复的肺间质纤维化有关,这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ECMO辅助,甚至过渡至肺移植手术。
在药物中毒方面,本研究的患者的存活率54%,这与其他单中心报道的ECMO应用于药物中毒的结果相差不多(60%~80%)[10-11]。1例中药中毒和3例秋水仙素中毒的患者全部死亡。秋水仙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炎药物,过量应用秋水仙素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崩溃,预后较差[12]。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秋水仙碱的消除速度明显减慢,无论是肾脏替代治疗,还是使用活性炭都不能显著清除秋水仙碱[13],这使得即使应用ECMO后患者预后仍然较差的原因。但目前还没有应用ECMO治疗中药中毒的报道。
在生活中毒中,一氧化碳中毒的ECMO辅助存活率最高,为100%。应用ECMO成功救治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内细胞色素的结合比氧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因此明显暴露在一氧化碳中会导致血液和心肌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造成缺氧的时间相对较短,短期的ECMO辅助可能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毒蕈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严重时可造成心肌损害及死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报道过一例成功应用ECMO治疗毒蕈中毒的患者。在本研究中毒蕈中毒的存活率为56%。ECMO在工业中毒中的应用本研究发现,ECMO在工业中毒患者的住院存活率为40%。
经过多因素分析,ECMO应用后24 h乳酸的水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进行ECMO辅助的患者应保证ECMO的流量,保证组织灌注,降低乳酸水平,患者可能会因此受益。
本研究涉及多家国内医疗中心,患者的存活率相对于发达国家ECMO中心报道的中毒病例的存活率较低,虽然存在转运比例较高,心肺复苏患者比例较高等客观因素,但一些患者的ECMO辅助时间小于24 h,效果较差,仍需要把握ECMO的适应证,介入时机,并进行ECMO规范化的治疗。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虽然CSECLS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ECMO数据库,但并非中国全部的医疗中心的ECMO数据均上传,数据上传是自愿的,所以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内ECMO在中毒应用的情况。部分药物及农药数据库未详细记载。应用ICD-9记录中毒情况,并未对病例进行详细查阅,可能存在错误分类,且不能确定中毒的剂量以及对中毒物清除的手段及效果,可能对研究的结果存在潜在的差异。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辛萌: 实验设计;谢海秀: 数据的提取及整合;杜中涛: 实验的设计及论文的撰写;刘小军、邵换璋: 数据库的建立及文章的审阅;王红:数据的采集及分析;王粮山、郝星:统计学的分析及英文摘要的润色;李呈龙:实验思路的酝酿及图表的绘制;侯晓彤: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
[1] | 吴锋, 杨秋林, 张小文, 等. 体外膜氧合成功救治重度有机氟中毒4例报道[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2): 223-22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2.015 |
[2] | 叶纪录, 濮雪华. ECMO救治有机氟中毒病例报道[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10): 1326-132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230 |
[3] | de Lange DW, Sikma MA, Meulenbelt J.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isoned patients[J]. Clin Toxicol (Phila), 2013, 51(5): 385-393. DOI:10.3109/15563650.2013.800876 |
[4] | Weiner L, Mazzeffi MA, Hines EQ, et al. Clinical utility of venoarteri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 in patients with drug-induced cardiogenic shock: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s' ECMO case registry[J]. Clin Toxicol (Phila), 2020, 58(7): 705-710. DOI:10.1080/15563650.2019.1676896 |
[5] | Masson R, Colas V, Parienti JJ, et al. A comparison of survival with and without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treatment for severe poisoning due to drug intoxication[J]. Resuscitation, 2012, 83(11): 1413-141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2.03.028 |
[6] | Mohan B, Gupta V, Ralhan S, et al. Impact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on outcome of aluminium phosphide poisoning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dysfunction[J]. Clin Toxicol, 2019, 57(11): 1095-1102. DOI:10.1080/15563650.2019.1584297 |
[7] | Mohan B, Singh B, Gupta V,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supported b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luminum phosphide poisoni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Indian Heart J. 2016 May-Jun; 68(3): 295-301. DOI: 10.1016/j.ihj.2016.03.024. |
[8] | Konradsen F.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J]. Dan Med Bull, 2007, 54(1): 58-59. |
[9] | Mohan B, Singh B, Gupta V,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supported b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luminum phosphide poisoni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Indian Heart J, 2016, 68(3): 295-301. DOI:10.1016/j.ihj.2016.03.024 |
[10] | Masson R, Colas V, Parienti JJ, et al. A comparison of survival with and without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treatment for severe poisoning due to drug intoxication[J]. Resuscitation, 2012, 83(11): 1413-141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2.03.028 |
[11] | Lewis J, Zarate M, Tran S, et al. The recommendation and use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in cases reported to the California poison control system[J]. J Med Toxicol, 2019, 15(3): 169-177. DOI:10.1007/s13181-019-00704-3 |
[12] | Mullins ME, Carrico EA, Horowitz BZ. Fatal cardiovascular collapse following acute colchicine ingestion[J]. J Toxicol Clin Toxicol, 2000, 38(1): 51-54. DOI:10.1081/clt-100100916 |
[13] | Pérez Marín M, Prod'hom S, de Villiers SF, et al. Case report: colchicine toxicokinetic analysis in a poisoned child requiring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J]. Front Pediatr, 2021, 9: 658347. DOI:10.3389/fped.2021.658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