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临床上ALI的严重阶段常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常以顽固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临床特征。目前ARDS并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仅是对症支持为主,其在烧创伤等重症患者中,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1]。然而AL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当合并复杂伤情时,常规的体格与影像检查中,ALI的早期表现往往会被掩盖,错失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2]。因此在ALI早期寻找有效的预警指标及潜在干预靶点是研究方向之一。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RNA分子,与其他种类的RNA相比,circ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保守性和特异性。近期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得样本基因组中circRNA的全貌可被窥探,加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应用,样本间细致差异可被分析,使得circRNA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正被一步步揭示。本文就近年来对circRNA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