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快速与实验室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Comparison of point-of-care testing and laboratory testing of myocardial damage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retrospective study
作者:杨军,李春盛 发布日期:2012-11-30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比床旁快速与传统实验室方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收治已确诊的34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吸烟史等基本人口资料,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 CKMB MYO)、D二聚体、NTproBNP、心脏彩超EF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应用床旁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患者,在急诊滞留时间(急诊就诊到接受介入或保守治疗之间用时)、入院到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衰、室颤、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28天死亡率的不同。结果 床旁快速检测组的急诊滞留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28天死亡率均低于常规实验室检测组(P=0.000),且急诊滞留时间越长,早期肌红蛋白和D二聚体测定值越高,EF测定值越低, 28天死亡风险越高。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比常规实验室检测能缩短ACS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杨军,李春盛. 床旁快速与实验室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12): 1331-133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12.009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床旁快速检测
心肌损伤标志物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刘海红.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08:82-85
2)
尹红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分层诊断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2014,27,07:22-25
3)
赵红梅. 即时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4:308-309
4)
刘赛. 基于5M1E分析法的现场管理模式在自行来院高危胸痛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33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