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Severe Multiple Trauma With Secondary Thrombocytosis
作者:鲁力,胡平,文玉明,马渝
发布日期:2015-05-04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数据库中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共680例存活超过72 h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450×109 L-1)的发病率、时间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其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总住院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及血栓栓塞事件(包括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和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等预后指标的影响。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百分数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为14.56%,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584×109 L-1(最低478×109 L-1,最高1072×109 L-1);血小板增多均发生在病程1周以后,中位时间点为第27天(最早8 d,最晚304 d),持续时间(18.62±4.38)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组的脾切除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超过48 h、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及7 d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比例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14.14% vs. 7.06%,P=0.03; 62.63% vs. 39.07%, P<0.01; 28.28% vs. 6.71%, P<0.01; 90.91% vs. 19.45%, P<0.01)。血小板增多组患者血小板增多期间最高血浆D-二聚体(mg/L)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1周后的最高水平[(11.68±11.90)vs.(5.05±5.11),P=0.004]。两组的总住院病死率(8.08% vs. 8.78%,P=0.82)、总住院时间[34 d (28.5,54.5)d vs. 45 d (23,67)d,P=0.41]、总血栓栓塞事件(10.10% vs. 10.50%,P=0.91)及静脉血栓栓塞事件(7.07% vs. 7.92%,P=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增多患者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有增多趋势(4.04% vs. 3.10%,P=0.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较高。创伤后脾切除、较长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等因素可能诱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没有充分抗凝治疗情况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可能增加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对于存在动脉血栓风险患者可考虑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鲁力,胡平,文玉明,马渝. 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5): 493-49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5.010

基金项目: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关键词: 多发伤 血小板增多 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 预后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郭智勇. 严重多发伤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特征及其预后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0:982-984
  • 2) 苏晓丽. 一体化模式结合乌司他丁在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 河北医学,2016,22,3:364-366
  • 3) 麦惠强. 多发伤患者CD8+CD28-T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4:544-547
  • 4) 沈鸣雁,屈彩丹,陈华清. 特重度烧伤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2:285-287
  •